《Pokemon Go》開發商Niantic裁員68人!出售遊戲業務後轉型AI

遊戲新聞
本文閱讀時間約為3分鐘

《Pokemon Go》開發商Niantic於2025年3月以35億美元將遊戲業務出售給沙烏地阿拉伯投資公司Scopely後,宣布裁員68人。根據GameSpotGame Developer報導,加州「員工調整和再培訓通知」(WARN)報告顯示,裁員於3月20日啟動,將於5月20日生效。

公司拆分與裁員背景

Niantic執行長John Hanke於3月20日透過內部信(後公開於官網)宣布,公司將拆分為兩實體:遊戲業務(含《Pokemon Go》、《Pikmin Bloom》、《Monster Hunter Now》)由Scopely接管;新成立的Niantic Spatial Inc.則聚焦地理空間AI技術,獲2.5億美元資金(2億來自Niantic、0.5億來自Scopely)。Hanke表示,裁員68人旨在讓Niantic Spatial以「初創企業模式」運作,部分職位因新方向調整而裁撤。他強調:「這與員工表現無關,我們理解對個人生活的影響,將支持他們轉換新機會。」Niantic向Game Developer確認裁員與WARN報告相關,但未進一步評論。

對《Pokemon Go》的影響

Scopely收購Niantic遊戲部門後,承諾不對《Pokemon Go》等遊戲進行裁員,並由原有領導Kei Kawai與Ed Wu繼續運營。Scopely強調將提供資源支持,確保遊戲體驗不變。Niantic產品總監Michael Steranka也於3月回應玩家疑慮,強調「絕不會加入侵入式廣告或遊戲時間限制」,試圖安撫因Scopely激進課金策略而不安的粉絲。對台灣玩家而言,《Pokemon Go》作為全球現象級AR遊戲,其穩定性與未來更新備受矚目。

遊戲產業裁員浪潮

Niantic的裁員並非孤例。2023年6月,Niantic曾關閉洛杉磯工作室並裁員230人,顯示其財務壓力。遊戲產業裁員頻發,如《Pokemon Go》支援工作室Very Very Spaceship於2024年5月裁員。Niantic此次裁員雖僅影響Niantic Spatial,但35億美元交易後仍裁員,引發玩家質疑:「獲巨額資金為何無法保留員工?」產業觀察者指出,沙烏地投資(如Scopely母公司Savvy Games Group)雖帶動併購熱潮(如2025年Q1遊戲併購達66億美元),卻常伴隨結構調整與裁員。

展望與影響

Niantic Spatial的轉型聚焦AR與地理空間AI,可能為未來技術創新鋪路,但裁員68人(約公司規模的10-15%,根據2023年推估)顯示其精簡策略。對台灣的《Pokemon Go》玩家,Scopely的承諾與既有團隊的穩定性提供一定信心,但長期營運方向仍需觀察。隨著遊戲產業競爭加劇,Niantic的轉型與裁員決定將持續引發討論。

參與討論

標題和URL已復制